8月16日深夜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,瑞士手表品牌SWATCH的一纸致歉声明,再次将“眯眯眼”这个刺痛国人神经的符号推上风口浪尖。
当中国消费者在官网看到那张男模刻意挤压眼角、眼神轻蔑的宣传图时,愤怒瞬间席卷全网——这个被西方种族主义刻入骨髓的歧视符号,为何总能精准踩中中国人的底线?
更讽刺的是,就在SWATCH发布“全球删帖”声明的同时,其欧美官网仍能看到争议图片,而中国市场曾贡献了它27%的销售额(2024年数据)。
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,一边用最恶毒的文化符号羞辱我们,斯沃琪们的傲慢背后,藏着怎样的历史积弊与现实算计?
一、从“傅满洲”到“眯眯眼”:一个歧视符号的百年罪恶史
“眯眯眼”从不是什么“审美差异”,而是西方殖民者为亚裔量身打造的耻辱烙印。
19世纪末,随着“黄祸论”在欧美泛滥,英国小说家萨克斯・罗默创造出“傅满洲”形象:细长眯缝眼、八字胡、阴险狡诈,成为西方妖魔化华人的“文化武器”。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在1847年《中国总论》中更直白辱骂华人是“猪眼民族”,英国《笨拙》杂志甚至刊登童谣:“长着小猪眼,拖着长尾巴……”
这种恶意在20世纪演变为系统性歧视:好莱坞电影里,华人角色永远是“眯眼+黄皮肤”的反派(如《傅满洲的面具》);现实中,亚裔被当众扯眼角嘲笑成常态——2021年世界女排联赛,塞尔维亚选手因对亚洲选手做“拉眼角”动作被国际排联重罚。
共青团中央曾明确指出:“眯眯眼(slanty eyes)绝非中性词汇,它与特定手势共同构成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。”当SWATCH的模特刻意将眼角拉成细线,本质上是在复刻19世纪殖民者的“视觉暴力”,是对《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》的公然践踏。
二、屡禁不止的背后:傲慢的资本与双标的游戏
SWATCH事件不是孤例。从2018年D&G“筷子广告”到2021年H&M抵制新疆棉,再到2025年的“眯眯眼” 闹剧,西方品牌为何敢反复触碰红线?
1、经济依赖与文化傲慢的致命失衡
SWATCH集团财报暴露了真相: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88%,仅剩1700万瑞士法郎;销售额同比下滑11.2%,营业利润更是从2.04亿法郎骤降至6800万法郎。中国成为拖累其全球业绩的“罪魁祸首”——事件初期,品牌仅在中国、日韩官网撤图,欧美地区拖延数日才删除,暴露“市场歧视”:长期把中国消费者当“提款机”,却不愿放下殖民者的傲慢。
2、西方中心主义的“审美霸权”
萨义德在《东方主义》中揭露:西方通过虚构“东方”来确立自身优越感。当D&G让模特用筷子吃披萨、SWATCH用“眯眯眼”定义“东方美”,本质是将东方异化为“落后猎奇的他者”。更可悲的是,国内某些群体竟主动迎合——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展模特清一色“眯眯眼”,陈漫为迪奥拍摄“阴间审美”照片,沦为西方歧视的“传声筒”。
3、低成本道歉与高收益算计
品牌们算准了“道歉就能过关”:D&G一句“被盗号”、H&M含糊其辞“不代表政治立场”,SWATCH轻描淡写“深表歉意”,却从未真正整改。数据显示,D&G事件后仅18个月,其在中国销售额反弹20%——他们赌的就是中国人“健忘”,赌我们会为了所谓“国际大牌”原谅一切。
三、从愤怒到行动:我们该如何打破“歧视循环”?
面对反复上演的“辱华戏码”,愤怒之外更需清醒:抵制不是目的,夺回审美话语权才是关键。
1、用钱包投票,让品牌付出代价
2021年H&M抵制新疆棉后,天猫、京东迅速下架其产品,明星集体解约,当年其在华销售额暴跌45%。SWATCH 事件中,网友已发起“抵制斯沃琪及其旗下品牌(浪琴、欧米茄)”行动——资本只认利益,当中国市场的怒火转化为销量暴跌,傲慢才会低头。
2、警惕“自我东方化”,重建审美自信
中国审美从不是“眯眯眼”:唐寅笔下的仕女“丹凤眼流转含情”,敦煌壁画的飞天“眉眼如月牙弯弯”,兵马俑的武士“单眼皮锐利有神”。近年来国潮崛起(如故宫文创、李宁“中国李宁”系列)证明:我们的美,是青花瓷的雅致、汉服的飘逸、书法的风骨,轮不到西方定义。
3、法律与舆论双重监督,织密防护网
法律层面:依据《广告法》第九条“不得含有民族歧视内容”,监管部门应严查SWATCH广告合规性,必要时处以罚款。
企业层面:呼吁建立“品牌歧视黑名单”,将屡次犯错的企业纳入进口配额限制。
个人层面:遇到歧视符号及时举报(12315平台),不沉默、不纵容。
铭记816:这不是“玻璃心”,是民族尊严的底线
8月16日,不该只是又一个“道歉日”,而应成为审美觉醒的纪念日。从1882年《排华法案》到2025年SWATCH事件,亚裔被歧视的历史太长;从“傅满洲”到“眯眯眼”,西方的傲慢太久。
今天的中国,早已不是那个任人丑化的“东亚病夫”:我们有华为手表超越瑞士品牌的技术,有李宁、安踏引领国潮,有14亿人对美的自信定义。斯沃琪们若不懂得尊重,终将被中国市场淘汰——因为我们买的是手表,不是耻辱;我们要的是平等,不是施舍。
记住816,记住这份愤怒。它提醒我们:审美自信,才是民族复兴的底色;而尊严,永远比品牌更重要。
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:你会抵制SWATCH吗?我们该如何守护文化尊严?
(注:文中数据均来自中国新闻网、共青团中央、SWATCH 集团财报等权威来源)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